回来了 这是最好的朝代。一人犯罪祸不及家人,更没有什么株连九族。第一场雪之后,阖家团圆的人家越来越多了。 与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不少老一辈子也各自回原地。 如今来往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现在的关有寿已经处于大学毕业最后一哆嗦的实习阶段,而他实习的单位就是调查与起复的工作组。 路灯都亮了两个小时,她爹又是最后一位进的家门。瞅瞅连黑眼圈都出来了,这活儿可真不轻松。 “对滴。”被她老子搂着怀里,关平安边走边乐呵呵地回道,“我娘说你工作辛苦了,她在厨房给你准备好吃的。爹爹,你幸福不?” “我要去帮忙吗?” 闺女啊,咱们家这个周末要拜访的人家可不少,早上去了你李爷爷家,晚上还要去你瞿爷爷家。 “好的,我会准备好礼物。爹爹,李爷爷家的李哥要回来吗?我七叔(王启发)会不会陪他侄女一块过来看你?” 假如照关小竹所谓的知青里最不忘本的李建平没有抛下妻儿回城的话,那她还真的还看不懂其中深意。 叶秀娟已经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应该是因为住不下吧?分给李爷爷的楼房有多大面积?应该不是小洋楼对吧?就是比筒子楼好点可对?” 不过等你李伯伯他们也回到原岗位,他们家就不怕住不下。快了,年底你伯伯他们就要回来。” “肯定想买房,一是能买的私人院子少之又少,二也是怕了,万一又有什么政策出来怕成了证据。” “对啊,私人院子归还没问题,不过那些古玩字画和家具有些就成了问题。怎么了?有人在你耳边埋怨?” 毕竟能平反,还能起复,比如想李爷爷家的几个伯伯都还能升一步,他们这些人才不会出口埋怨。” 当时就是有规定要卖给银行,任何人不准民间交易。”说着,关有寿意味深长地拍了拍闺女脑袋,“可懂?” “听说现在不少人家连归还的瓷器花瓶都不敢留下来。”当然不是他们不懂它们的价值,还是那句话,吓坏了。 上周我听王爷爷就说过他有老友劝他还是趁局势有所松动赶紧出国投奔他儿子,也好老夫老妻的在有生之年团聚。” “是滴。不过我陈爷爷也说了,不怪老伙计吓坏了,他们是真遭了大罪。说他们思想狭隘了也不对。 国不强,逃到哪里都一个样儿。唯有咱们国家强大了,国富民强,他们这些急着出去的国人才能懂得国之重。” 陈老这番话确实言之有理,但怎么像借机敲打他闺女?陈老爷子这是已经看出他家蹊跷之处,还是其他原因? “嗯,还有陈奶奶也在常陈奶奶还拍了一下陈爷爷,说王奶奶肯定也很心急王爷爷,不管王爷爷怎么想,应该联系那边报个平安。 但儿大不由爹,王老的几个孩子还真不一定会回来,最起码眼前就不会。尤其是他其中一个儿子还在帮她爹名下的公司担任要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