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到此处,盛拾月又轻声说了句:“她怎么瘦了那么多。” 景阳二年, 初秋。 气得盛拾月一想起就闷得慌, 连着好几日早朝都板着个脸,只要听到纳妃两字就开始皱眉。 局面就此僵持住,直到南诏女王千里入京,恳请签订契书,百世向大梁进贡, 以大梁为首后,才有所缓解。 就算有叶危止带来的停战议书, 也不见明显好转。 盛拾月听闻此事, 几日的烦闷一扫而空,便允了朝臣提出的宫中设秋宴一事。 于是便令诸大臣不必拘束,尽管带家中妻眷入宫,连衣着都让他们随意,无需顾虑太多。 盛拾月听闻此事时,都已乘轿至半路,再转回已不行,气恼之下竟命人停轿,打算拖延些时间再过去,敲打一下那些个臣子。 “……萧景向来聪慧,又一直在国子监中念书,前半年几乎将自己锁在书房中,日日苦读,此次科靠能居榜前也是意料之中。” 这大梁的探花,可比状元抢手,既要求才华横溢,又得容貌姣好,并且还得是未婚。 盛拾月露出一丝遗憾,又道:“若能让朕为新晋探花与方少卿赐婚,后世提起也是美事一桩。” 说起这暂居,就不得不提前些时候的早朝,盛拾月有意提拔,可其余官员却不肯,大理寺少卿并非寻常职位,仅居三公九卿之下,方画影、曲黎两人虽然有能力、政绩,但仍不足以担此重任。 不过旁人也知道,虽说是暂替,但只要陛下属意,过几年就能将这暂替两字去掉。 听到这事,盛拾月眼尾带笑,忍不住揶揄:“她好歹也是个干元,怎么那么虚?当年朕也带宁清歌往西坊跑……” 其间偶尔几次,皆是来去匆匆,小时觉得寻常的场景,如今只能隔着车帘望,匆匆一眼后就挪开。 她话还没有说完,就见盛拾月挥了挥手阻止,隻道:“朕哪有那么多闲功夫?” 盛拾月不想再提此事,主动道:“朱六儿那几个家伙好生没用,居然连会试都没过,还不如寒门出身、不能时刻念书的张云山。” 坊间的流言她早有听闻,朱六儿几人入宫时还抱怨过,说这下好了,若是她们高中,那必然会被认为是盛拾月授意,若是不中,那就得骂盛拾月无情无义,抛弃宁清歌不说,就连从小厮混在一块的好友都不理会。 盛拾月让她们无需担忧,过几日后便让人四处宣扬,往后科考的卷子都要用纸糊住姓名,打乱之后再进行批改审阅,如此,便可堵住外头的风言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