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京师,走出长城,走出大明疆土,视野开阔,目之所及,充斥着大自然的粗犷。 这种景象,朱厚熜是第一次体验,内心豪迈,心情愉悦。 不过,这种颇具视觉刺激的新鲜感并未维持多久,随着气温逐渐走低,行军的疲惫先后袭来,朱厚熜很快就蔫了。 至于夏言等一众文官大员,更是直呼要了命。 虽然他们不靠双腿赶路,且可以乘马车,然,颠簸、宿所、伙食……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吃吃不好,睡睡不好,浑身都要散架了……搞的这些大员们,悲愤不已。 这是人过的日子? 才刚离开大明,他们都萌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一想到过年都回不去,一个个更是如丧考妣。 要了命了啊…… 立冬后,不满情绪更是抵达了顶点。 遭不住,真的遭不住,再这样下去,他们觉得自己可能会死。 太冷了。 内阁学士、六部尚书,没有一个年轻的,哪里顶得住这种艰苦环境? 在此之前,最苦不过是三九天上早朝。 眼下,真超纲了。 朔风呼呼刮,还未冬至,便飘起了盐粒子,这些人连出恭都不敢一次性拉完,冻屁股。 随着继续深入漠北,恶劣的气候更是让他们难以忍受,都要崩溃了…… 这些个读书人再不之乎者也,一个个气急败坏,什么涵养,什么气度,一股脑全丢了,私下骂的那叫一个脏…… 好好的,你说你搞什么北巡啊? 终于,有人病倒了。 接着,像是会传染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全军覆没。 个个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 “皇上,臣怕是不行了。” “皇上,臣想回家,臣想死在大明的国土上。” “皇上……” 一群人哪里还有半点跟皇帝打擂台的骄狂模样? 普及教育也好,收回草原也罢,任你如何花费国帑,俺们都不管了,不干涉你了成不,你就让我们回去吧? 朱厚熜可不会,也不敢放他们走,只是道: “诸位爱卿放心,朕来之前就有所准备了,风寒、发热等各种疾病所需药材,都带的足足的,这就让太医为你们诊治。” 顿了顿,“再说了,这里也将是大明的国土嘛。” “皇上……” “再坚持坚持,很快就到了,再忍一忍……”朱厚熜安抚道,“他日大明收回草原,诸卿可都是大功臣,朕为你们单独列传,让你们名垂青史……” 巴拉巴拉…… 啥话都说了,就是不说让他们回去。 嘴最硬,跳最欢的户部尚书都哭了,私下找到朱厚熜,委婉表达了国帑花费的出资比例,可以再谈一谈,户部愿做出让步。 前提是让他回京养病。 朱厚熜倒也不是铁石心肠,并未完全拒绝,还是答应了一半。 户部让步,可以。 爱卿回去,不可以! ‘病重’的户部尚书,险些跳脚…… 一群人气郁难当,却无可奈何,连筹码最大的户部尚书都失败了,还能有什么机会? 认清现实之后,只得积极面对生活。 这些人非常惜命,积极配合治疗之下,很快就不复病入膏肓,逐渐痊愈了…… 其实,朱厚熜也不好受,好在他年轻,又有李青的丹药,而且,饮食条件,住宿条件,行军条件,又都是独一份的好,故才没有如夏言等人那般不堪。 ~ 是夜, 万物寂静,只有朔风呼呼的刮,李青躲开斥候,漫步在荒凉的漠地,踩着浅浅一层被冻实的白雪,朝着远处阵营缓步靠近…… 皇帝行宫附近一个不起眼的营帐内,阿古帖木儿睡的正香,突然被人捂住了口鼻,惊恐的睁大眼睛。 “唔唔……” “别吵,是我!”李青凑近他,让他瞧清自己面容,“我就是跟你打听点事儿,不是要害你。” “嗯嗯。” 李青这才松开手。 阿古帖木儿喘了一小会儿,才平复心情,“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因为你们搭帐篷的方式,跟大明军队不一样!” 阿古帖木儿讷讷点头,又瞧了眼左右,目光不由一凝。 “甭担心,你的这些个族人只是睡熟了,我没把他们怎么样。”李青解释了句,道,“现在,我问,你答。” 阿古帖木儿咽了咽唾沫,“你想知道什么?” “皇帝的第一站,可是你们部落?” “是!” “你们部落如何打算?” “接受。”阿古帖木儿道,“大明皇帝陛下,早前就派大明将军与我几位族人一起去了我的部落,消息已经传回来了,父亲他正在做迎接大明皇帝陛下的准备……” 阿古帖木儿一五一十的道出实情,好奇问: “听说,你现在不是大明国师了?” “是这样,不过这不妨碍,我会暗中提供帮助,促成关内关外的大融合。”李青笑吟吟道,“皇帝对你的态度如何?”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挺好的,皇帝陛下说了,此次之后,给我安排个官儿当当……”阿古帖木儿笑了笑,“对了,你为何不做大明国师了啊?” “这不重要。”李青沉吟了下,问,“以你对你父亲、你族人的了解,他们会不会耍诈?说实话,我是为你们好。” “哪能啊?”阿古帖木儿苦笑道,“昔年,女王都俘虏了……咳咳,结果不还是没起到啥用,这种愚蠢的事儿,俺们可不会做。” 李青怔了怔,随即释然。 “你懂的还挺多。” “呃呵呵……这事儿被记载了下来,各大部落都知道。”阿古帖木儿干笑道,“对女王的相关事迹,都有详细文献,毕竟,是草原最后的辉煌了。” 李青轻轻颔首,“这么说,大明正统皇帝在你们各大部落,也名气极盛了?” 阿古帖木儿只是笑。 李青也不再问,转而道:“皇帝可有向你问询过,你们部落与其他部落的关系好坏?” “这你都猜得到?” 李青笑了笑,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既然打听了,就说明朱厚熜也是想以阿古帖木儿的部落为支点,以便更高效的招揽草原部落…… “其他就没什么了,你睡觉吧。”李青说道,“记着,今晚我没来过。” “你……” “啪!” 阿古帖木儿两眼一翻,径直向后倒去。 李青为他盖好被子,找了个间隙,溜出军营。 那么多次的监军履历下来,他对大明军营的布局十分了解,尤其是皇帝的‘小灶’。 当年随朱棣出征,他可没少揩油,眼下更是轻车熟路。 偷了只羊腿,顺了一坛酒,又弄了些干柴,去了僻静处开小灶去了…… 寒风肆虐, 李青一边啃着羊腿,一边喝着酒,不禁又想起当初随朱棣、朱瞻基征伐漠北,半夜,小崽子偷吃被他逮个正着,两人一起开小灶,又被朱棣逮个正着…… 一百多年前的往事了,思及却如昨日一般。 李青呵着酒气,感慨岁月无情…… 有朱祁镇这个例子在前,鞑靼人对大明皇帝并不感冒了,且这次跟那次的目的也不一样。 其实,完全可以不来。 只是李青不敢冒丁点风险罢了。 大明皇权大幅度衰落发生在正统朝前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主少国疑。 可朱祁镇登基时已有八岁,最起码懂事了,眼下的太子……走路还不利索呢。 且如今的大明权力场,又进化了一个层级,不能再搞太上皇的戏码了,至少,现阶段绝对不能。 … 阿古帖木儿是个听话的孩子,并未说出李青夜访军营之事,丢了只羊腿这种小事件,自也不会传到皇帝的耳朵中。 朱厚熜并不知李青暗中跟了来,一如既往地规划、部署招抚事宜,要么打一打太极养生拳,至于打坐静修,却是少有。 无他,太冷了。 所谓的皇帝行宫,也不过是规格更高的营帐,碳炉、火盆等取暖方式当然有,可却锁不住热量…… 李青一直暗中观察,他不在乎俸禄什么的,也就吃点,喝点。 冬至,大明军队在距离阿古帖木儿部落,二十余里处扎营,首领亲率五百勇士前来迎驾…… 交谈事宜,没参与其中的李青不知详情,只知道马奶酒还是那般难喝。 阿古帖木儿离开了明军大营,李青也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不过,他的离开已然证明洽谈妥当。 明军没有再前行,而是就地驻扎了下来。 平静了十余日之后,又开始有部落首领赶来迎驾,接着,一波又一波…… 至嘉靖十七年大年初一,一共来了九支部落,之后,便不再有部落赶来。 不过,大明军队并没有拔营,直至正月十五之后,才又沿着既定路线,继续前行…… 正月,二月,三月…… 临近四月,大明皇帝才结束了这次北巡,班师回朝…… 整个过程,总体称得上和谐。 既定目标达成了几成,李青虽不了解,可从整体氛围来看,至少是合格的。 收归草原的第一战很是顺利,再之后,就是一系列讨价还价的交涉,以及针对草原部落的施恩、仁政了。 这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可从朱厚熜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是真心想做成此事。 亦或说,他是真心不想李青再回朝廷了……喜欢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