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人正说着话,忽的老管家急匆匆的寻了来,人还未至厅堂,便听到他喘着粗气道:“大少爷....大少爷.....” 钱子文站起身,率先走了出去,钱子旭亦步亦趋的跟在其身后也跟了出来。 “钱伯出来何事?何故这般慌慌张张。” 老管家跑到厅堂前站定,喘匀口气道:“大少爷,宫中来人了!” 钱子文闻言,顾不得再问其他,抬脚便迎了出去。 待看到来人是皇帝身边的李公公时,钱子文心中一紧,暗自揣测着此次李公公到访的目的。 他迅速整理好衣袍,换上一副恭敬的神色,快步上前,拱手行礼道:“李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公公恕罪。” 李公公面色平和,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 他轻轻抬手,示意钱子文免礼:“钱公子客气了,杂家今日前来,乃是奉了皇上之命。” 钱子文心中思绪纷杂,面上却不动声色,恭敬地问道:“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李公公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递给钱子文:“这是陛下近日刚得的制造水泥的方子,陛下口谕,要求你钱家在两日内建好水泥作坊,之后水泥作坊的运作也由你钱家待会打理。” 钱子文心中惊讶极了,水泥的制造法子,是前些日子小弟从祁水县带回的水泥吗? 虽心中有疑问,但他也知晓此时不是问话的时候。 他连忙从身上取下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不动声色的揣到对方的手中。 李公公接过钱子文递过来的钱包,只觉手心一沉,他脸上的笑意也诚挚了几分。 面上也愿意提点对方几句,“钱公子这水泥作坊建造一事非同小可,陛下后续准备在京都、江南地区铺设水泥路,那这水泥便是必不可少,钱公子你应该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 钱子文闻言,几乎是一瞬间便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陛下这是要用他们钱家的手来赚钱,且造路涉及的利益巨大,水泥的制作法子,以及作坊的运作,须得万分谨慎才是。 明白其中利害关系的钱子文,朝李公公拱了拱手,“小子,多谢公公提点。” 对于聪明人,人总会多宽容几分,李公公亦是如此。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赞许,不由多说了几句,“钱公子果然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只要钱公子能妥善经营这水泥作坊,尽心为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力,少不得你钱家的好处。” 钱子文恭敬应是。 待送走了李公公,钱子旭这才迫不及待的催促着自己大哥,快看看那制作水泥的方子。 钱子文有意压一压弟弟那毛躁的性子,故意压着道:“急什么,这里人来人往的,待回房再说。” 钱子旭也知自己心急了些,用折扇敲了敲脑袋,一脸讨好的看着自家大哥,“我就是想瞧瞧,那方子是何人所写....” 钱子文并不理睬弟弟的刻意卖乖,转身便往客厅去。 其实他内心对这水泥方子也是极为好奇的,这天下难不成还有旁人也会制作这水泥? 还是说这水泥方子本就是出自祁水县? 怀着这样的困惑,钱子文打开了制作水泥的方子。 只一眼,他便知晓信件上的字迹出自周煜之手。 他与周煜也曾一同读过书,于他的笔迹,再熟悉不过。 一旁的钱子旭好奇的凑上前,歪着脑袋看了半日,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又见大哥一阵明悟表情,便忍不住问道:“大哥,可知这方子是出自何人之手?” “写信的人是周煜,但依照你先前所言,提供方子的应是你说的那个村子。” 钱子旭睁大眼睛,喃喃道:“他们怎么就将方子上交了?” “上交也不错,至少有上层意志推广,这样的平坦的路,才能让众多人受益。” “若是单靠民间自发造路,这路永远也造不成!” 钱子旭想了想,认同的点点头,确实是这个理。 忽的他又想到什么,激动的一把抓住大哥的手,兴奋的道:“那岂不是将来护送货物,我再也不用担心颠簸了?” 钱子文原本想说,便是铺水泥路肯定也是先铺设江南富庶地区,但见这小子这般高兴,他也就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且让他欢喜去吧!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宣纸上,那上面详细记载着制造水泥的每一个步骤: 从设计与建造煅烧炉,到严格挑选并石料烧制成石灰石的过程,再到将煅烧冷却后的石灰按比例与其他材料混合碾碎。 每一步的制造过程清晰明了,不但有文字说明,还有图画示意。 最关键的是在末尾人还细心的提供了优化过的配方。 他只需依照上述的示意图遵照执行便可。 钱子文看完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立刻起身,“剩下的货物你自己斟酌着置办,若是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便问钱管家。” “陛下给我的期限紧迫,我先领着人选址搭建作坊去了!” 方才李公公的话钱子旭也是听到的,陛下只给了大哥两日的时间建造作坊。 “筹备货物的事情我自己能搞定,大哥只管去忙。” 钱子文只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膀,而后唤了人匆匆离去。 而对于从寺庙筹集资金造路一事,苏司承办的也十分顺利。 护国寺在得知是陛下要给他们护国寺修路后,迅速行动起来。 一方面,他们号召前来山中烧香祈福的信众慷慨解囊,进行募捐; 另一方面,则以积累功德、祈求福报的名义,直接派遣山中的僧人前往京城中的达官显贵府邸进行募捐活动。 十两二十两不嫌少,五十一百两的不嫌多。 而京城中的那些老夫人们,在听闻住持将亲自为捐赠的人家念经祈福后,纷纷慷慨解囊。 或是碍于面子,或是真心为家人祈福,亦或是真心信佛,各家捐赠的数目皆不在少数。 短短三日功夫,苏司承便领了一万多两的银钱,与陛下复命。 皇帝很高兴,很是将人夸赞了一番后,大手一挥直接将钱交给了户部统支,而后又命令工部立即寻人督造。喜欢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