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嗓音,自然的谈吐,镜片後的目光沉着,朴素的打扮下潜藏着一颗关怀自然和生态的心。他是刘克襄,他的身分横跨师长、主持人、演讲者、作家,以及,生态保育工作者。今天的访问将带领读者一窥刘克襄老师对自然生态的热忱与态度。 当被问及对现在的国、高中生有何种期望,特别是对生态关怀这方面时,他是这麽回答的,他建议孩子们在学生阶段时可以着重在「养成」,多读一些书、多听、多想、多去感觉,至於实地探索,刘克襄老师认为,此事可以不用c之过急,等到上了大学,再实地去探索也不迟。 「过去资讯b较少的时候,学起来是会b较辛苦、b较缓慢;现在资讯取得容易了,知识多的时候,就会带给你很多丰富的角度和面向。」刘克襄老师笑着对我们这麽说道。 一谈到刘克襄老师自己的文学路,他想起了一场自己在高中时代所听的演讲,那是一场关於数理方面的演讲,对当时就读台中一中文科班的刘老师而言,那场演讲丝毫引不起他的兴趣。正当他在东张西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身旁有一位同学正在写诗,刘老师看着那位同学提笔写诗的模样,他心里遂也起了书写文学的慾望。 於是,刘克襄老师成了学校图书馆的常客,然而,图书馆的限制非常多,甚至不允许学生把借到的书带回家,怕学生沉迷於课外读物,而荒废了学业。所幸,後来他找到了另一处可以借书的地方––美国新闻处,当时台美尚未断交,美国新闻处藏有许多书籍,且允许外借,每次可以借五本书。刘老师的文学养分大多都得之於此。 等到1978年,他就读中国文化大学三年级的时侯,刘克襄老师以本名刘资愧,自费出版了的完美,是刘老师的坚持,他也向我们坦言,撇开临时x的新闻文章不论,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在发表之前他至少要改个六、七次,慢慢琢磨,弄清楚逻辑理路,最後的成品往往与原稿大相迳庭,变得更加圆润成熟。 纵然经过多次修改,刘克襄老师的文章仍看不出有太多斧凿的痕迹,依旧平易近人,这或许是因为他所书写的,正是你我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发现的人事物吧? 身为一位书写自然的生态工作保育者,刘克襄老师对於当今台湾自然环境的现况有许多感触。 「如果gdp要到3或4,那台湾可能就会变成大陆那个样子,雾霾一大堆,每天戴着口罩上学,与其那样,我宁可gdp维持小小的成长,而我们所拥有的环境是b较好的。」刘克襄老师如此诚恳地对我们说。 第三个议题,刘克襄老师谈到的是核四存废的问题。目前呈现在世人眼前的资讯都不够透明,无法供人更加周密的判断,核四究竟该留存还是废除,同时,刘克襄老师也认为,核四的存废问题不该被简化成只有○和╳的是非题,他皱着眉对我们说道:「这样只有两种选择,很痛苦耶!难道没有第三种、第四种选择吗?」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可能x可以被世人提出来讨论,毕竟,唯有透过许多不同意见的碰撞与辩证,这个社会才会有所进步,越变越好。 最後,有没有甚麽话想对学生说呢?听闻这最後的问题,刘克襄老师露出了腼腆地微笑,道:「这个问题很难,真的很困难。」思考片刻,刘老师再度开口:「其实我弟弟是卫道中学毕业的,他在学校功课很好,也很会玩。理工科的小孩好像和我这种文科的孩子不太一样。」他顿了顿,接着侃侃而谈,道:「我的话b较倾向鼓励孩子多看书。林怀民曾讲过一句话:流浪是一辈子的养分。但那是针对大学生,对於高中生而言的话,书真的是一辈子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