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46章 1041【东罗马人眼里的中国】
“这个时候的桃石,官方名称为大明王朝(拉丁文daeming)。王朝建立时间并不久远,至我奉命出使还不到二十年。”
“关于两位王朝开创者的各种传闻,就连扬帆地中海的威尼斯人都耳熟能详。但我与六位大明贵族后代,在海上、河流共行了几个月,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许多传闻的谬误。”
“有人说大明开国君主,是一位东方的异教神职人员。这个传言来自法蒂玛(埃及绿衣大食)学者,他们曾在大明首都交流过一年。但他们明显在以讹传讹,那位开国君主只是在上一个王朝宋,被宋皇帝任命为一座东方教堂的管理者。而且又被自己的国民奉为圣徒——来自儒教的圣徒。”
“关于宗教,并非我所擅长。”
“但我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桃石之地有三种多神教,分别是儒、道、佛。”
“儒教是他们的国教,孔子被认定为儒教先知。这样的先知有很多个,比如孟子、荀子等等。桃石的皇帝,是这里的至高神之子——天子。并且每一任皇帝,都自动兼任儒教的大牧首。”
“道教是桃石的另一个宗教,老子被认定为先知,并且是道教里的神灵。”
“佛教则是起源于印度,听说已经传到桃石上千年了。”
“三大宗教以儒教为主,道教和佛教为辅。他们有时互相排斥,但更多的时候是合作。一位叫范成大的贵族后代告诉我,这里有种修行方法叫三教合一。即一个信徒,可以同时信仰三种宗教,他们对此的态度非常包容。”
“再来说回大明王朝。我们且称开创大明的这对父子为老朱、小朱。”
“老朱被誉为儒教圣徒,是因为他做了皇帝,却主动把皇位让给儿子小朱。这符合数千年前那些儒教圣徒皇帝的准则,即让更有能力、更有品德的人来做皇帝。”
“这种皇权更替,并没有阴谋论在其中。退位的皇帝,可以自由行走在任何地方,而且经常回到首都与儿子一起过节。甚至有一次小朱皇帝领兵出征,已经退位的老朱皇帝还被委托担任摄政。”
“是的,这就是儒教。相比起儒教的神灵,儒教徒们更信奉美德、智慧与秩序,并将其概括为‘礼’(直接音译为li)。不论是皇帝、官员还是人民,如果不符合‘礼’,就等于违背了儒教的教义,会在桃石之地遭受信徒唾弃。”
“因此,儒教又可视为美德之教、智慧之教、秩序之教。”
“桃石皇帝兼神灵之子兼人间大牧首,鼓励所有儒教信徒学习知识。并且每一个儒教信徒,即便是平民或奴隶,都可以通过学识做官。这里的每一个官员,包括上阵厮杀的将军,全部都是儒教徒。但他们可能还信仰道教和佛教,这是被公开允许的。”
“这里有一种叫科举的考试制度,就是用来选拔儒教官员。任何在科举当中作弊的官员和学者,都会被皇帝下令处死。因为这亵渎了儒教神灵,违背了儒教的教义,不符合儒教的‘礼’。”
“……”
“大明王朝幅员辽阔,我从印度南部一个叫锡兰的大岛换船,一直航行到数千里(罗马里)外的帝国南部行省,沿途到处都是大明王朝的属国。这样的属国有大大小小数十个,一些是佛教国家,一些是印度教国家,当然也有儒教国家。”
“大明皇帝任命的锡兰总督夏(余庆),是一位非常热情慷慨的将军。他帮助锡兰王子复国,并且最近杀死了弑君者。因此被复国的锡兰王子挽留,并赐予他领地成为贵族。英明大度的大明皇帝,允许了这种行为,并让夏留在锡兰成为总督,永远保护大明的属国锡兰。”
“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室利佛逝(三佛齐),国王阴险狡诈的侄子弑君自立,大明皇帝立即派军队去征讨,为自己属国的死去国王讨回公道。可惜室利佛逝的王室血脉断绝,整个国家分裂为十多个邦国。但由于大明皇帝的仁慈与公正,这些分裂出来的所有邦国,依旧愿意遵奉大明为宗主。”
“或许,这就是儒教带来的好处,美德总是能让人从内心深处臣服。”
“当然,也离不开强大的军队。”
“大明国的海军非常强悍。去年的马六甲海战,十多艘大明战舰,击败了数百艘室利佛逝叛军舰队。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让沿海的所有国家都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