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采用了各种不光彩的手段排除异己,才最终得以登上大位。 而且在上位之后,他又对国内的一些官员势力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洗行动,许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家破人亡。 这种种行为使得他在世家贵族们眼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口碑极差。 更糟糕的是,唐瑞还不顾与秦国签订的盟约,悍然出兵偷袭秦国的二帝关。 结果却因秦国略施小计,就让整个江州陷入混乱之中,民不聊生。 经此一事,他彻底失去了百姓们的信任,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唐瑞在朝中的日子过得如履薄冰,举步维艰。 尽管身为一国之君,但实际上他对于国家的掌控力极其有限,根本没有多少真正的威望可言。 如今秦国主动递出国书,表示愿意再次修好,这无疑让唐瑞看到了一丝转机。 在他狭隘的目光里,秦国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原本在他心目中最为强大的晋国打得被迫迁都,足以证明秦国的实力深不可测以及晋国的软弱无能。 所以此刻的他,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能借助秦国之力,稳固自己摇摇欲坠的皇位。 如今,秦国竟然与赵国重归于好,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他清楚若错过此次机遇,恐怕日后再难寻得如此绝妙的时机。 因此,哪怕面对朝堂之上众多重臣苦口婆心的极力劝阻,他也毅然决然地决定发兵攻打晋国。 与此同时权倾朝野的大将军赵治竟也对此次军事行动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积极态度,并有意与他相互配合。 于是,在两人的暗中谋划下,赵国大军如汹涌潮水般迅速出击,直逼晋国东州边境。 这一举动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晋国东州守将胥灵闻讯后大惊失色,匆忙集结麾下兵马,亲自统率大军一路南下,誓要抵御来犯之敌。 一时间,两国军队在边境地带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交锋。 双方你来我往,各显神通,互不相让,战斗异常惨烈。 起初,赵国军队凭借其强大的兵力一度占据上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胥灵所率的晋军逐渐稳住阵脚,开始发起反攻。 此后,战争形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双方互有胜负,战局始终僵持不下。 就这样,两国军队彻底陷入了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当中,日复一日地厮杀对峙,使得赵国原本就不甚雄厚的国力被进一步大幅消耗。 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赵国皇帝唐瑞以自身的所作所为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位皇帝全然不顾自身能力是否足以胜任一国之君的重任,仅仅凭着自己一时的意气用事便随心所欲地左右国家大政方针。 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些轻率鲁莽的举动将会给赵国未来的命运带来多么沉重的灾难,甚至可能成为导致赵国最终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 真可谓是: ‘沧海横流猛虎秋,八方风雨入奇谋。天教遗种承枭骨,甘栽寒潮没九州。 星陨长空剑影碎,云垂大野血痕收。儿孙们巷蒲杨老,霜后蒲杨卧废丘。’ 在秦国成功收复神州后,其征战天下的雄图霸业暂时按下了暂停键,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天下就此偃旗息鼓、战火平息。 恰恰相反,赵国与晋国之间的紧张局势骤然升级,两国正式宣战,并迅速出兵东州,拉开了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拉锯战帷幕。 与此同时,在秦国境内,位于中州的马缘率领着他的军队,与稳坐方州关口的郝珞形成对峙之势,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这场局部冲突看似规模不大,但其背后所牵涉的政治博弈和军事策略却异常复杂。 此时此刻,天下其他地区的局势已逐渐趋向稳定。 坐镇二帝关关口的太子白柏等人,在秦帝白任精心安排的新任二帝关驻守骠骑将军封磬抵达之后,终于放心地踏上了北上返回朝廷的归途。 “易弟,依你之见,那位骠骑将军是否有足够的能耐守住这至关重要的二帝关?” 白柏一边策马前行,一边转头向身旁的阎易问道。 经历了赵国那令人不齿的背信弃义之举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与赵国的所谓联盟誓约不过是一纸空文,根本毫无信任可言。 尽管此时白柏已经启程离开了二帝关,但对于秦赵两国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走向,他心中显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殿下,依臣之见,那封将军虽说在进攻方面可能稍显逊色,但要论坚守二帝关,应当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封家自从秦帝白任登基以来,尽管官职看似有所提升,可实际上呢? 他们所从事的大多不过是些琐碎繁杂之事罢了。 就像前些日子,封磬负责押送器械远赴秦州;而此番,又被委以坐镇二帝关这般重任。 这些活儿哪是堂堂一个骠骑将军该干? 然而,从当前秦帝对白任的态度来看,似乎在他眼中,封磬此人的能力也好,亦或是其所展现出的水平也罢,也就只适合干点这种所谓的‘杂活’而已。 照此情形发展下去,待封磬之后,恐怕这封家便要彻底淡出秦国的核心权力圈子。 白柏轻皱眉头,若有所思地回应道:“本太子倒真心期望他能有几分真本事。” 说罢,白柏不禁长叹一声,目光望向远方,似是透过重重宫阙,望见了那广袤无垠的山河大地。 如今围绕在白柏身旁的这些人,不论是威望还是能力,皆难以与他的雄心壮志相匹配。 虽说白柏这太子之位已然不可撼动,但其内心深处,着实盼望自己能在秦国统一天下的宏伟进程中略尽绵薄之力,立下些许功勋。 如今的他尽管已在前线摸爬滚打数年之久,但于整个国家以及庞大的军队体系而言,其威望着实微乎其微。 要知道,他那身为一国之君、时常驰骋疆场的父亲,麾下所聚拢的官员无一不是曾在沙场上浴血奋战并立下赫赫战功之人,且皆为德高望重之士。喜欢北伐就在今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北伐就在今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