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纾和那段时间回了趟英国,回来以后发现她还没入小学,当下就进周老爷子书房问是怎么回事。到了上学的年纪,还没有入学,孩子耽误了怎么办。周老爷子没心情管这些,让周纾和全权解决。黎聿声事后也明白过来,大概她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拖油瓶,或是一块烫手山芋,拖油瓶到哪都被人嫌弃,烫手山芋也没人愿意握在手里,只想尽快转手。她从出生就没见过她爸,妈说说她爸死了,死透了,她那时候小,但还是能从她的话里,和语气里听出来,那个男人还活着。活人也好,死人也罢,黎聿声没感情,毕竟这么多年他从来没再她的生活中出现过。印象里五岁之前的记忆只有母亲在身边,总是一团毛线,织了又拆,拆了再织。上一年织好的毛衣,下一年小了,再拆开来,加上一团毛线补一截。所以她那时候穿的毛衣总是蓝白衔接有时候里面还掺点鹅黄。五岁以后就是周纾和了,仿佛记忆里只剩下她,整整陪伴了她十一年春夏秋冬。六岁冬天周纾和说要带她买件新衣服,她不肯,就只要这件毛衣。“穿不上了。”周纾和摸摸她的脸,温热的掌心在寒冷的冬天格外温暖。“可以。”她睁着一双大眼睛,眼神坚定,坚持说:“还可以穿。”“可我们小鱼长高了。”后来她就种下了院子里那棵香樟树,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她测一次身高,树长得慢,她长得快,很快那些刻下的纹路越来越高。她意识到她是真的长高了。七岁,她不再坚持,给周纾和说:“从前,妈妈都是拆了,加上毛线再织。”其实是她想要那团带有母亲气息的毛线。周纾和懂了,后来她去专门学怎么勾毛衣,将那件毛衣小心翼翼的拆掉,再根据她的身高,加一团毛线。直到上学那年冬天,她突然说:“不用改了,其实留个念想也好。”那句话把周纾和吓了一跳,其实黎聿声自己也不太明白八岁的她当时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伤感的话。大概是妈以前常说:这东西留着吧,留个念想也好。那个东西要扔,她也说:留下吧,留个念想也好。黎聿声以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约摸根据母亲的语气来判断,念想,大约是个挺伤感的词。直到八岁她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一点这个词中隐藏的含义。周纾和上一年费了一整月织好的毛衣只隔一年再拆突然就舍不得了,她以前总执着于那团毛线,似乎是从八岁那年开始她突然在意起织好的毛衣来了。这一转变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后来再回想起这事,写进日记里,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说法。她用墨兰色的钢笔在日记本上工工整整的写下:每年总要把新买来的那团毛线加进去,旧毛线穿久了就松了,变得像纸一样,一扯就破,那团新的像是外来侵入者,格格不入,与其如此,倒不如减少损耗,久而久之所有毛线融为一体。念想这词似乎总是跟消逝挂钩,慢慢逝去,不再存在,所以才有念想。大概也是那一年她初次体会到了消逝的意义,也明显的察觉到了某些东西正在从她的生命里流走。她问自己拆了的毛衣还是从前那件吗?眼前一片恍然,突然意识到,很多东西是会消亡,消失,直至不见。人们总说永恒是最美,但往往是通过消逝的东西比出来的。这样一想,世间能永恒的大概只有记忆了。****从火锅店出来,外面的天又由晴转阴,商场里跟着暗下来。乔禾禾也逛不动了,抱怨说:“一逛街就是这个样子,早上兴致勃勃,给自己打气,暗暗发誓不逛完二十家不回去,这才中午,就已经被打败了,尤其是吃了这顿火锅之后,只想睡觉。”黎聿声笑道:“饭后容易乏,何况我们已经逛了一早上,十几家店不少了,该买的东西买齐了?”乔禾禾拎起几只纸袋,粗略数了数:“该买的倒是买齐了,只是想到下次再逛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觉得自己不该这么快泄气。”“逛街开心最重要。”“那倒是,晚上公寓还有活动,回去休息一阵又有得忙。”乔禾禾拎着纸袋跟黎聿声去坐电梯。乔禾禾这人就是这样,什么都看得开,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不放在心上,性格单纯,像个没长大的小女孩。她自己也说过,估计是从小过得比较幸福,没吃过苦,没经历过什么大起大落,父母恩爱,独生女,家庭条件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算滋润。二十多年唯一的挫折大概是高考失利,学历不高,在大城市打拼,多少受点挫折,好在父母不给压力,人也开明,不催结婚,不问工作,几乎每天一个电话打来,问的都是钱够不够,要吃好,要和同事搞好关系,有什么困难张口就行。父母这样,她也很感动,只是有些话也不全盘说给父母,一来她年纪不小也在尝试独立,二来父母也不在茗城,实在给她提供不了解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有每逢过节过年,给父母买点礼物,再回家多陪两天,父母年纪大了,她说什么他们都觉得稀奇,觉得好,缠着她讲茗城的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