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 章 姚广孝病危 “老和尚啊,本王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本王还能走到对岸吗?” 月光洒在西北大地,吹着西北的冷风,燕王朱棣与老和尚在这月光之下,伴着篝火聊天。 西北的风沙尤其凛冽,尤其如今正值见闻6年的一月,冬春之际,漠北的风沙依旧呼啸着,伴着寒冷的冰雪,夸啦啦的撒在他们的脸上。 越是刺骨寒冷,燕王朱棣的头脑愈发的清醒过来。 也是乘着这风大把心里话问了出来。 姚广孝默默不语,只是静静看着朱棣装逼。 对于这个问题,他做不出完美的回答,但是想他从小就修习阴阳百家之术。原本打算趁着元末乱世出山辅佐明主,救济天下黎明。 结果不曾想他出山的时候天下已经太平,老朱已在应天城。称帝建国,年号洪武。 人生最苦逼的事情并不是生不逢时无法施展自身才学。 而是已经练成满级大号之时,主角已经完成了任务,顺利凯旋,并且排排坐分号果果了。 这个时候你还想施展? 真的是做梦。 没办法,瑶管需要出道就出道,在这个不景气的时候,当然也不是说他这时无法继续施展才学。 毕竟老朱恢复汉人衣冠之后,外部还有蒙元鞑子,时刻想要恢复成吉思汗在位时建立下来的荣光。 内部更有那些江南士大夫渴望回到蒙元那会的包税制度,过着真正人上人的生活。 在内忧外患之下老朱几次发动了北伐,每一次都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北元皇室进一步的衰弱。 这个时候如果姚广孝要加入明军,也是能立下军功的。 当然姚广孝心气高远,完全是看不上这点微薄的军功,毕竟他所学的可是屠龙术与扶龙术,那可是真正的治国之学,他是要入朝为相,操纵大明向他渴望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大明刚立国的时候,可谓将星云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牢牢把持朝堂。根本没有他插入的机会。 后来老朱更是废除了宰相他更是不可能成为宰相。 不过随着马皇后的死去,他也因为佛学精神被作为有名的大和尚大法师侵入皇宫,其中他就看中了朱棣这个兔崽子。 就仿佛看到了白月光仿佛驻地是能让他实现一生宏图霸业的钥匙。 当然在他们合作的十几年的历程之中,朱棣确实是个完美的选择。 按照原本他的设想,朱允文这个从小与江南文官搅合在一起的家伙上来之后,会削翻甚至屠杀藩王。那个时候他们便有理由起兵造反推翻朱允文了。 不曾想窜出来一个朱阿斗,直接把原本布置好的计划给捣毁了。 当然虽然不能辅佐朱棣踏上地位,但是在这几年的漠北征战之中,他也算是施展了自身的才学,虽然说没能成为宰相,但从内心角度而言,也算是没有什么太多的遗憾了。 他本人并不贪图名声权势,只是渴望失去一生所学。 如今自身的才学已然施展,哪怕就此落幕,他也没有遗憾。 “哈哈哈,王爷,你且放心吧” “此行便是龙潭虎穴,老夫也当与王爷一同闯荡一番” “可是咱们去的不是应天吗?那可是大明的京城平原地区压根没有太多的山头,更没有什么风险” 姚广孝对着燕王,朱棣笑着说道。眼神示意他且放宽心。 “哎呀,你这老和尚,人老就罢了,竟然还让本王这哥从水里火里拼杀出来的铁汉子流泪。你个老登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啊” “哈哈哈” 两人爽朗的笑声也影响着随军的将士,尤其是燕王的未。而他们对于燕王那可是十分崇敬。 雪里来火,离去他们跟随王爷。征战沙场十几年可以说是完全把生死托付给对方如今王爷回到应天。 如果只是回去养老的话,那么也没什么的,如果回去陛下是要问追燕王,那么他们也大可舍去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把他们亲爱的燕王捧到龙位之上,如此方能不负这几十年来积攒的战友情。 一行又是数月,趟过了漠北的风沙,见识了中原的浩瀚辽阔,也感受到了江南的春风烟柳。 几个月的旅程再加上气候的骤然变化,姚广孝也是感受到了巨大的温差,病倒了。 “老和尚老和尚你醒醒,老和尚你不能出事啊” “咳咳,放心吧,王爷老夫不会有事的,只不过这气候突变,老夫一时半会承受不住,受了风寒没事的,一切都没有大碍。” 姚广孝紧紧攥住朱棣的右手,让他安心。 此时他们已经到了京城五十里外,离京城就是几步路的距离。 正在燕王焦急的同时,指尖那皇帝的龙眼已经到来,随行的还有几名宫廷的御医他们此时用着虾仙人最新研究出来的大蒜素以及青霉素。 马上就给姚广孝治病。 “放心吧,皇叔,姚先生不会有事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可是朝廷最新研究出来的两大保佑,大蒜素与青霉素,已经推广了两年半有余,目前已经救治数千人,并且作为宫里的常备药剂” 几名御医把装有青霉素的玻璃针扎进了姚广孝的身体之中。 随着针管的插入不多时,姚广校的体温明显下降了,脸色也逐渐好了起来,吃饭也有了胃口。 当然姚广孝终究是上了年纪,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来看现在也应该是永乐二年,姚广孝这老登也应该苟在应天城外的鸡鸣寺里,休养生息,诵经念佛了。 冥冥之中的姚广孝,在受到历史的牵引之下,也终究恢复过来,当然也正如他心中所想,他既施展才学,志向也已经实现并且如今也明显感觉皇帝对燕王并没有恶意。 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就这样的落了地,完全没有曾经的负担了。 也许是时候该跟燕王说告辞了。 此时黄帝的车辆在这里已经逗留了数天,全都是为了等待姚广校这老登恢复好,顺利进京。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姚先生快快起来吧” “正听闻姚先生您可是在我四叔这里见下了不世功勋,为四叔出谋划策,让他屡战屡胜。当真是不得了啊不得了” 阿斗对于人才方面的态度是多多益善,并且根据锦衣卫这段时间搜罗的情报来说姚广校这老家伙跟李善长他们差不多是同年的。 只是并没有同期出道。 不然未必不是一个国公之位。喜欢阿斗:我为建文大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阿斗:我为建文大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