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如期而至。 此时的鹅湖镇,早已汇集来自四方的好事者,他们打算听一听虾仁虾线人的看法。 上次的鹅湖之变主要观点与朱熹在哲学方面的辩论。 如今档次相对较low是关于是否让女性读书的问题进行辩论? 以当代衍圣公为首的儒家士子坚决反对女性读书。 当然绝大多数保守派也是如此想的。 “陛下驾到” 随着大宦官黄告的一声念音响,全城的目光都汇聚于阿斗的身上。 “尔等自行辩解,朕此次过来只是听听” 在阿斗看来,不论男女只要是活的能动的,都有资格为他创造价值。当然如果无法为他创造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活的价值。 “陛下,不知这次辩论是否可以开始.?” “开始吧” 阿斗倒是许久没有见过这种理论上的辩论了。 上一次见还是在上次或者说上辈子。 主持此次的礼官也是恭敬行礼一方后便宣布此次辩论正式开始,当然同时还申述了此次的规矩。 辩理为主,勿辱人。 “上古之世,三皇治世,五帝定伦,遂分男女阴阳之职责” “夫男子者,丈夫也,立功业于外而兴其家邦。” “夫女子者,妻妾也,安家邦于内宅,既定内室,何需外求,仿母亲之事,和睦诸亲养育子孙操办家室足矣,又有什么必要去学习呢?” “便是需要学可,学母亲治家之足矣,民间自有家学传承。” 虾仁闻之笑道。 “世间之事大抵如此,知易行难” “但凡世间家宅女子学问都如孔先生这般的话,那么自然不需向外探求,只需在家中接受父母教育足矣” “但是如果父母教育不够,或者说干脆就没有父母的女子,又该何去何从?如何习来这沾家安邦之术?” “根据陛下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明帝国战略绝对不能让任何一个大明子名落下” “那么那些出身寒微或者自幼被父母抛弃的女应该如何学得这治理家邦之术?” 这?洐圣公一时语塞。 “莫非就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学的这治理家邦之术就不会享受婚姻了吗” “父母之命,媒槊之言,这与女子该不该学习,并没有任何关系,还请你不要转移话题” “汉有班昭,注《女诫》又有昭姬谢氏,她们又何尝不学习?缘何孔生反对女子读书?” “虾仁,你所说的那些女子他们念书不过是背后世家支持罢了” “换言之,也就是你并不反对女子读书” “这个……” “事实上据我所知,不管是您的闺女还是孔家嫡女,不仅要求学红,更是对儒家礼仪之类要求颇高,如此可见,您并不反对女子就学” 事实上,汉家的士大夫阶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开明的,在有限的条件下肯定是保证自己男丁的学业。 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会组织家里的女子进行学习。 甚至一些大家族还会让女子学习骑射,哪怕到宋朝也有梁红玉这种世家出身的女子自嫁了丈夫之后学习军政之术。 大家族不论,乡野小地主的女子,可能因为家里贫穷的原因顶多保证在女工这方面有些培养而已。 所以事实上并不是不允许女性接受教育,主要是没钱谁愿意投资的问题。 随后两人就理论方面进行了数个时辰的辩论 。 理越辩不明,反正阿斗听的是只打瞌睡,不过由于现在朝廷送上来的税收也增加到了5,000万石粮食的收入。 当然这只是个开头,随后也有不少有兴趣的书生也参与进这次讨论之中,很快就从纯理论的讨论变成了吵架。 有时候抛去他们读书人的滤镜,事实上更多的变成一场骂街。 夜晚。 阿斗暂宿鹅湖。 虾仁深夜求见询问政治。 “陛下不知你对开放女子学校有何看法” “爱卿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咱听一听,看看可不可以搞” “陛下,如今大明正值海外开拓之时,如今的大明最是需要人口,并且不仅是需要人的,而且追求的是高质量人口。” “什么叫做高质量人口?” 这个新概念倒是让阿斗眼睛一亮。 “陛下所谓高质量人口,不过是指学识品德双高,能力财力皆备的人员” “如今我大明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初步能让民众吃得饱穿的暖,初步满足了民众的基本物质需求。” “但根据微臣提出来的人口7个层次需求来看,在满足了衣食住行之后还有更高的精神需求。” “陛下,你是古往今来从未出现过的第1次,如今有先第几十年的积累,再加上新作物的推广以及航运开放,陛下有机会让我大汉民族再上一步” “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那我我大明的国运突破500年指日可待” “不然顶天也就是一个300年的王朝,并不能逃过封建王朝的兴亡定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为穿越者,尤其前者还是一个网文爱好者的虾仁。在这段时间也给阿斗科普了王朝300年的兴亡定律,并给他进行了解释。 而虾仁也不断的在puA阿斗。 不断的给他洗脑,一定不能错过这航海的机会。 只不过由于虾仁并没有亲自体会过,这次的航海并不知道,虽然有了新式龙船以及指南针望远镜,但在大海上的航行日子依旧十分艰苦。 一入大海更是前途未卜而阿斗这一次也是在赌,只不过他这次下的赌注十分的庞大。 朝廷里的那些第1组官僚也在等待阿斗这一次的失败。 一旦这第1次下南洋失败了,那么他们就有1万种理由来反驳阿斗,推广出海的行为。 出海可以出海贸易也行,但这份利润只能由沿海的这些家族赚取,绝不能允许朝廷吃掉。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怕出海,遇上海难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因为有数百万的福建佬为他们卖命。 江南的那些士绅并不需要像福建仔一般下海。 不过相比出海,士绅更反对女子读书。 皇帝支持女性读书,可以,他们也支持,但他们不会支付这笔不知几何的投资。 此时,朝野上下都在注视阿斗。 支不支持,多大支持。 “陛下女子读书有千般好处,对于子孙培养更是大有益处。” “所以臣垦请陛下投资。” 尽管前世因为女子上学出了不少“逆天小仙女”。 但虾仁有自信他在世之时可以不出这些小仙女,不过空口白牙,还是需要实验一番。 “也置,既如此,虾爱卿,朕便投二十万两银子让你先试验一番,让朕看看这女子学院的培养效果再说罢”喜欢阿斗:我为建文大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阿斗:我为建文大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