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允熥,精神点,别丢份” “咱们可是太祖血脉,孝康皇帝亲子,绝对不能给父祖丢人” 对于朱允熥接受征讨安南这个大项目这件事情,阿斗予以了高度赞赏。 只不过,他毕竟是没有经历过征战的菜鸟小白,直接调了常家兄弟连同兵马一万余人,由他掌控。 封他为征南大将军,假节,入朝不鸣,剑履上殿,节制广西狼兵及楚王,湘王,郢王,潭王四藩。 当然南下途中,顺便扫荡当地匪徒及恶霸士绅,既是练兵,也是铲除一路上的土豪劣绅世家大族。 毕竟,阿斗后期,受到蜀汉那些世家大族牵制太深,以至于无人可用,最后邓艾伐蜀,只能把蜀汉勋贵全部派上去,他们尽数阵亡后也无人可用。 无奈投降,还背上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的骂名。 一想到这就气不打一处来必须严惩着这些世家大族还不算太强的时候,先打击了。 朱允坚也十四岁,虽然年轻,但毕竟是皇室子弟,绝对不能失了马上功夫,也派他随军。 只留下一个朱允熙,因为他还是个孩子。 “大哥,皇兄他” “允熙,之后皇兄也会派你出征的” “可是皇兄,我” “好了允熙,别丢份,皇兄身为大明皇帝,尚需座镇中央统御四方,如果不是雄鹰大哥早逝,可能你皇兄现在也领命带兵出讨伐安南。” 阿斗又摸了摸朱允熙的脑袋,面露慈爱。 他又回忆起当初在永安的时光。 父皇辞世,十五岁的他,临危受命,接下了巴蜀这个孱弱的帝国,虽然说朝廷的大小事都由向负诸葛亮掌控。 但内心深处,想必十分恐惧。 外有强敌行五路伐蜀之策,内有叛乱,诸葛亮忙于政务,下有两个幼弟,惶恐不安。 如今。 又遇上了相似的场景。 不同的是。 大明朝国力强盛,但危机更甚以往,内有强藩,如今虽然外放,但终究难以安心。 无奈,只能把自己的弟弟派出去。 他绝对不能再给皇叔们“增添功绩”了。 后宫之内的吕氏,在听见自己的好大,要把自己的老弟派去征讨安南顿时就怒了。 “允炇,你之前不镇压番王也就罢了,怎么现在还把你自己的亲弟弟派出去正头那什么狗屁安南?” “允熞可是你的亲弟弟啊,朱允熥那个常氏生下来的孽种,派出去也就罢了” “没想到你连自己的亲弟弟都派出去?你到底是要干什么?” 自从上次好大儿跟他顶嘴以后,吕氏的神态就有些不正常了,在得知自己的孩子也要出去挣到满意,更是怒火中烧。 当然内心顶多有些不满,不过这也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自己儿子终究是当上了皇帝,自己也成为了太后。 但俗话说得好,儿大不由娘。 皇帝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但派自己的弟弟去讨伐蛮夷,她还是有些不解。 “允炆,为什么啊” “母后啊,咱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藩王势力做大,朕可以化解,但他们的威望却减少不了” 皇帝,看似高高在上。 但如果无法掌握权势,那么它将一文不值,而皇帝如何掌握权势,必须要有足够的威望以及钱粮,缺一不可。 钱粮现在已经有了,但是不够。 威望? 如果不能带领帝国更加强盛,那将无从谈起。 当阿斗将目前面临的局势全部讲述给他母亲之后。 “唉,也罢,允炇啊,母后会一直支持你的。” 她算是看出来了,自己这儿子是想当武皇帝,只不过付出的代价太,唉。 “陛下,不要气恼了”小马皇后走了过来,与她姑奶奶一样,贤惠得嘞。 “爱妃” 享受着原身媳妇儿的按摩,这种近似于人妻又不是人妻的背德感,十分享受,不由的便进入梦乡之中。 “混蛋,赶紧滚出我的身体”朱允文的灵魂在那里叫嚷着。 “这是哪里?” 恍恍惚惚之间,阿斗来到了一片茫茫之境,这里什么都没有,一片虚无之中,忽然听见远方天空飘来四个字 “我上早八” 哦,原来是原主的灵魂飘了过来。 等会? 原主的灵魂?我不就是原主吗? 穿越这么久,阿斗渐渐有些迷失,只是记得他叫阿斗,是当年刘备刘皇叔的皇子,但好像也是朱允文本人。 两人只打了一照面,阿斗并没有听清楚那人在骂些什么,反正骂的是很难听,想来都是一些十八禁的内容。 “陛下,又做梦了?”看见皇帝顿时懵了,小马皇后也端着烹制的银耳莲子羹送了上来,张开双腿,直接坐在阿斗的怀中。 摸着马皇后柔软的娇躯,阿斗也不再去想之前的那些梦境。 乱七八糟的梦境,影响神智不好不好,还是现实中温暖的娇躯更让人沉迷。 “皇后,休息吧” “好的陛下” 夹着少女人妻的娇羞,原本的背德感全都抛之脑后。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就是当年曹阿蛮的享受嘛,当真是10分畅快。 曹老板,我终于理解你了 以下省略9999字。 目前大明朝内,原本的主要矛盾从大明王朝与蒙元朝廷的决战转变为了对内部的治理。 其中的保守派渴望兵入武库,马放南山。 但激进派尤其是见证勋贵花天酒地的无数普通军户组成的少壮派,他们渴望建立功勋,并且此时的大明朝在击退了大敌北元之后。 北方将得到十几年的和平。 对于内迁的牧民,朝廷也开放了互市,除了铁制武器出口有限制外,像茶叶铁锅细盐这种硬通货没有限制。 朝廷还征调了大量举人秀才北上,深入草原乡村,大力推进上山下乡,进入牧民村,兴办教育。 在收到朝廷的调令之后,这些举人秀才特别是江南出生的那一批,直接不干。 考试院内。 一众秀才举人,对于阿斗新下的命令唧唧歪歪,肆无忌惮的评价着。 “陛下凭什么下这样的乱政?我们是朝廷的主人,将来为朝廷治理百姓的官员,我们凭什么要北上,去教那些蒙元鞑子?”一名举人不服。 想当初他可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 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二十四岁连个进士都没考上。 好不容易明年就是恩科,他准备两年半了,马上就能上岸,结果朝廷突然来了,这样一条乱命,当真是不可理喻。 “哎哟,你好,二十四岁的举人,怎么就没参加洪武30年的科举?如果那时候你中了,你就用不上参与这一次的活动了” 前来宣讲的吏员嘲讽道,当然更多的是羡慕嫉妒。 “按太祖爷定下的制度” “我等举人,享受朝廷津贴,那是理所当然。” “我们现在的努力不都是为了科举考中进士,将来好好的治理大明王朝嘛,怎么皇帝就突然下了这样一道乱命?” “竟然让我们去草原教那些蛮夷学问当真是不可理喻”那名举人依旧气愤不已。 “大伙看好喽,这是陛下下的指令,各位都是博学多才之人,自然识得朝廷的命令,这是陛下对各位举人秀才老爷的一次考试” “只需三年时间,通过了这场考试之后,举人老爷将会得到进士身份,秀才老爷将会得到举人身份,并且只有一次机会,这是陛下特意给各位老爷们的福利呀” “要是各位老爷不愿意去的话,那么朝廷将有权剥夺你们的身份,并且会没收你们科考的权力”喜欢阿斗:我为建文大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阿斗:我为建文大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