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啥?周王竟然遇刺了?” 刚一下朝阿斗就听到锦衣卫来汇报这件事情不由得震惊。 “陛下根据那些刺客的回复,买通倭寇刺杀周王殿下的人竟然是” 锦衣卫面色难堪的汇报。 “好好好,好一个孝顺的皇子啊” “不知陛下怎么处置?” “这个让周王自行决定吧,不管周王做出怎么样的处罚证都允许,另外废为庶人,直接从宗谱上去,抹去他的名字吧” 不得不说,自从穿越以来见证的奇葩那是越来越多了,汉朝内部的斗争虽然也是严峻,但基本上都会保留一个底线。 只不过自从司马懿那老狗在洛水放了一句响屁之后。 这一切的政治互信的根基都已经改变了,于是乎上层直接崩盘不追求功业反而沉迷享受。 害得穿越至今的阿斗一直不知道要抄什么样的朝代,作为模板进行施政,至于他最熟悉的汉朝模板,根本就无法展开。 “头疼。” “如果相父在这里的话就好了”阿斗摸着他的脑袋,不由的感叹道。 对了。 啥玩意? 皇帝,你他妈要干什么?要我们写出师表? 前世,阿斗遇事不决,直接翻出出师表。 他这辈子,再一次当上皇帝自然也要有自己的出师表。 绝对不想像上辈子一样把出师表方让他都选拔不出更好的大臣。 于是乎,聪明的智商再次占领高地直接分付。建文三坑与朱高炽一人写一封出师表,之后由他点兵点将点到谁就召见过来进行谈话最终判定。 “陛下,这万万不可,朝廷都承办了科举,如果在巡察举那反倒不好” “所以正让你们4个当任监考官改卷官,在科举之后,从他们试卷中获取优秀人才推荐与我。”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你们也从朝廷上推选一些人过来,分担一下政务” 没办法,阿斗现在面临的局面跟前世又不一样 。 前世的阿斗,只统治着巴蜀一带。可以挑选的人才还是稀缺,不像大明朝可选的人才太多了。 论征战,燕王朱棣确实厉害,但是同样不弱于燕王的也是有好几个,平保儿,盛庸,宋晟.,沐晟等便是常茂,徐辉祖,李景隆等。 反而文臣这边,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挑选。 “陛下,出师表就不劳几位大人了,在他们通过科举之后,人才与否自然能够评判出来” “刘大人说的对啊” 来人正是刘璟,刘伯温次子,现任翰林侍讲。 “陛下按照您的分布规程,已经将科举的题目丰富了不少,希望陛下过目” “好好好,刘先生的题目出的不错。” 尽管1000多年没有读过书,但大都接过习题还是看出,更新之后的科举试题不仅丰富了试题考试面,更是提升了难度。 (原本题目为黄冈衡水水平,修改之后更是相当于自行写出堪比道德经的难度) “正好希望这份题目能为朝廷选拔出足够优秀的才子,辅助朝廷” 阿斗满意了,索性不再理会这四名辅政大臣继续回去摆弄他的蝈蝈。 “陛下这?” “刘大人,不知道科举题目有多少改变?”方孝儒打断了众人的问询。 “不可说不可说,到时候各位大人自然知晓” 刘璟如惊弓之鸟般,仓皇逃窜,若是让方孝儒这个老学究知晓他竟敢篡改他之前出的题目,那可真是闯下大祸了。 “想必是在咱之前出的题目上做些文章,或增或减罢了。” “倘若两位大人还有郡王,对这个题目饶有兴致的话,大可嘱咐士子,多多翻阅这些部分的知识,于考试大有裨益。” 方孝孺此人着实不错,犹如一盏明灯,直接将考试题目范围清晰地勾勒出来。对此,齐泰、黄子澄那是欣然接受,默默地给方孝孺竖起了大拇指。 周王遇刺的消息犹如重磅炸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远在北伐的燕王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可恶!这些倭寇简直是罪大恶极,令人发指。” 朱棣对这一母同胞的弟弟朱橚关怀备至,牵肠挂肚。 “他朱允炆是什么态度?” “朱,陛下他十分愤怒,全权交由周王处置,并将朱有?废为庶人,移除宗谱” “只是如此” “只,只是如此” “太荒唐了,他朱允炆便是如此为帝?真不知道老爷子当初看上他那一点了”对于不能当皇帝这件事,朱棣至今耿耿于怀,一时间复杂情绪倾泻而出。 “殿下休要气恼,他朱允文不把这件事好好解决的话,那么天下藩王,一定不会给他好日子的” “如今的殿下只需要专注北伐之势就行,另外根据探子来到此时被圆蒙古内乱依旧持续” “出兵的时机到了” 姚广就拍板说道。 由于上一任大汗干得过于拉胯,并且死得过于草率,原本勉强维持的大元帝国就彻底崩溃,目前的北园内部,各大致分为三大诸侯。 蒙古本部,瓦剌与混乱蒙东。 以黄金家族为根基的蒙古本部一心苟住自己的富贵,对于谁继承大元正朔不在乎,只要有黄金家族血脉就行。 而马哈木此时名义上统领瓦剌但四部还是没法完全掌控,蒙东更是混乱,虽有名义上的皇帝坤贴木尔,但他只是个傀儡,各部依旧不服,尤其是同为黄金血脉的贵族瞅坤坤这逼样,根本没资格拥有黄金血脉。喜欢阿斗:我为建文大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阿斗:我为建文大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