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143章 踏入学术圈的机会

第143章 踏入学术圈的机会(1 / 1)

听完裴瑜对日本经济的悲观预期后,南亮进教授和相泽赖宣最终拂袖而去,和她不欢而散。 厉以宁教授却没有急着离开。他站在讲台边,双手背在身后,目光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裴瑜,啧啧称赞: “你才刚上大一,就对日本经济有这么深入的思考,很难得。刚才你说的那些观点,思路清楚,角度也很新颖。 要不要把这些想法好好整理一下,写成一篇正式的论文?我看啊,只要再打磨打磨,完全可以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你要是愿意,我可以当你的指导老师。” 裴瑜感受到了厉教授释放出来的善意,当然很乐意抓住这个机会正式踏入学术圈。 像厉教授这样的资深教授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这种级别的经济学大牛,手底下带的团队规模都快赶上一个小型研究所了。 通常经济学大牛会主持国家级重点课题,团队里有两三位资深教授各自带队,分别负责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经济等不同方向。每个方向下面又有几位中青年教师,再带着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生一起干活。 打个比方,顶尖教授就像是房地产开发商,资深教授相当于总包建筑公司,中青年教师就是分包工程的工头,博士后和博士是技术工人,研究生和本科生就是打杂的小工。 在这个学术金字塔里,学生们要从基层做起,本科生和硕士生先学着打基础,争取当上技术工人,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则要积累资源,争取有朝一日自己能当工头,拉起一支研究队伍。 裴瑜还只是一个大一学生,肯定没法独立主持项目当通讯作者,在学术界打响名头。不过她可以接下厉教授抛来的橄榄枝,让厉教授在她的论文上挂名。 在经济学圈子里,尤其看重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第一作者通常是年轻学者晋升的敲门砖,通讯作者则是学术大佬的标志。小型研究中最出风头的是第一作者,但在大型合作项目里,负责统筹全局的通讯作者反而更受重视。 厉教授愿意在她的论文里挂名,对裴瑜来说算是个意外之喜,意味着她的研究将得到顶级学者的背书。 裴瑜和厉教授站在阶梯教室的讲台上聊了20多分钟,才渐渐停了下来。 她把自己过去的数学竞赛学习感悟、近来对华国和日本经济走势的相关思考等等都向厉教授阐述了一遍。 厉教授和其他围观的北大同学们都听傻了。 裴瑜说的话有想法有预见,既有对国内形势的深入了解,也有对国际环境的独到分析,还有为未来发展的预判,可以说是干货十足。 这样的话,出自教授之口很正常,但是出自一名刚上大学的本科生之口,就让人不得不惊讶了。 厉教授对于这个数学基础十分扎实、关切华国和日本经济实际、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大一新生颇为欣赏。 在他看来,裴瑜是个很好的科研材料。 厉教授思考了一会儿,又考了裴瑜几个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下定决心要邀请裴瑜加入自己的研究团队。 聊到高兴之处,厉教授给裴瑜开了个条子,方便她去图书馆借阅文献,好早日把论文写出来。 “对了,”厉教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顿了顿,笑着问道,“你认识负责这次新生军训的黎团长吗?” “在军训大比武的时候见过面,黎团长挺热情的,一个劲地劝我入伍。” “说实话,我不太赞成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太早入伍,或者到机关单位做社会实践。入伍后规矩太多,机关里做什么事情都要讲资历,还要平衡方方面面的关系。” “是这样的,我还是想先读书,把经济学弄明白。” “不过,黎团长前段时间给我打了个电话,他推荐你寒假去三一三机械厂实习,当厂长助理。我觉得这主意不错,能看看这种小三线军工厂是怎么运转的。这事儿你怎么想?主要还是看你个人的意愿。” 裴瑜马上点头同意了,心里暗喜,这是完成系统任务的好机会,之前抽奖时系统给的机械厂资料,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接下来的日子里,裴瑜一半时间用来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夯实理论基础;另一半时间则用来查阅北大图书馆和系统知识库里的文献资料,为撰写自己的第一篇正式论文做准备。 在北大,班级没有固定教室,学生们如同候鸟般按课表在偌大的校园里迁徙。 裴瑜也和其他同学们一样,每天奔波于各大教学楼。 第三教学楼离俄文楼相距大约两站公交车的距离,如果前一堂课拖堂或私事稍有耽搁,同学们就必须快走带跑,才能勉强踩点赶到教室。 日复一日地过着这种候鸟似的生活,北大的学生们渐渐都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 尽管无人督促,北大的学风之好,在全国高校中堪称翘楚。学生们自觉地投入学习,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图书馆门前便已聚集了一群群等待开门的同学。凌晨五点多,学生们在图书馆前排着长队,只为抢占一个座位。 没课时,大家自己找空教室自习,每天晚上,图书馆和各大教学楼都是灯火通明,几乎座无虚席。 裴瑜也成了这学术海洋中的一员,常常泡在图书馆里查看经济学期刊。 不像是普通人查资料或阅读,裴瑜查阅期刊的速度很快,因为她不是逐字逐句地细读,而是将期刊内容扫描并录入系统知识库中,并与知识库中的其他资料做比较。 作为系统的附带功能,裴瑜只需要消耗一定的提问额度,就可以在眼前的全息屏幕上,瞬间调出知识库中的相关书籍、论文和数据,与她正在查阅的期刊内容进行比对和分析。 裴瑜只需要快速把握期刊中的大意,就可以查漏补缺,检索出系统的知识库里有没有相关的文献资料,互相对照着深入分析其中的核心观点和数据支撑。 在系统的辅助下,裴瑜在短时间内就能处理海量的信息,构建出清晰的知识框架,阅读速度明显超乎常人。 单纯的阅读和记录远远不够,她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将这些文献资料缓慢地、精细地、最大化地加以利用。喜欢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占尽名山,吃尽美男! 四合院:开局概念技能开辟空间 海贼世界的自由人 综影:成欢乐五美房东,锁锁怀孕 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猎鬼师:魏总阳气太旺盛了 想吃绝户?滚!七岁恶女打猎养家 快穿,妙妙的反派炮灰拯救计划 穿越,获得杀戮尖塔系统 同为穿越者,你为何是个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