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教育方式(1 / 1)

裴瑜和她的室友们很快都被大学给迷住了。 在北大,学生们接受的人文教育里,有将近三分之一是通过看电影、纪录片这些影像资料完成的。 学校经常在电教楼和大饭厅放片子,这些地方就成了大家开阔眼界的重要课堂。 何巧珍兴奋地告诉裴瑜:“你知道吗?咱们北大竟然有电影院!就在学三食堂旁边那个大饭厅!” “咦,我还以为那就是个食堂呢。”裴瑜还没去大饭厅看过电影。 “你们才知道啊,都开学一个月了。大饭厅的前身是食堂,后来附近另建了学三食堂,大饭厅就干脆拿来做大讲堂了。”和嘉推了推眼睛,给室友们解释道。 “那可太好了!我从小就爱看电影,以前在老家,一年能看上一回就不错了。现在好了,就在宿舍楼下,想看就看!”李晓雯肉眼可见地高兴了起来。 “我昨天刚去看了《庐山恋》,那地方可有意思了。门不是正对着银幕的,而是开在侧面。”乔慧怡也来插话。 当天下午,裴瑜和她的室友们前往大饭厅看电影。 大饭厅这个北大学生使用得最多的礼堂,虽然外表普普通通,并无堂皇伟岸可言,但它真的超级方便。 从“公主楼”学生宿舍走到大饭厅,连一分钟都用不了。 吃完晚饭后,裴瑜和室友们走出学三食堂,直接往东侧的角落一拐,没走几步就到了大饭厅的售票窗口。 大饭厅的售票处特别简陋,就像在两栋楼中间随便搭了个小木棚,乍一看还以为是临时堆放杂物的小仓库改建的。 售票员是个戴着袖套的中年大妈,催促着观众们赶紧买票:“今天晚上放《少林寺》,票价五毛钱一张,要的话赶紧买,估计一会儿就卖完了。” 李晓雯赶紧掏钱包:“给我来一张票!李连杰的功夫片我可是盼了好久了。” 裴瑜也拿出五毛钱,买了一张电影票,掀开大饭厅门口那扇挂着暗红色厚棉布帘子的小门走进去。 大饭厅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三三两两地分散在那些深红色的座椅上。裴瑜她们找了后排的四个连座。 坐进深红色平绒布包面的椅子里,裴瑜发现,乔慧怡说得不错,大饭厅跟学三食堂成垂直关系,它的正门不开在舞台正对面,而是歪在侧面。 这种位置上设计,还有座位的安排,让整个场地都显得有种随意的感觉,没有正式礼堂的庄重感,是典型的小剧场设计。 正前方挂着电影银幕的舞台后面,紧挨着通往南门的大马路。那堵墙薄得很,开始放电影之前,裴瑜一直能听见外面汽车的喇叭声和行人的说笑声。 周围有第一次来的新生四处张望:“师兄,这椅子摸起来软乎乎的,坐着怪舒服的。不过地方有点奇怪,感觉不像传统的剧场。” 还有新生担心地问:“这里的隔音不太好,外面马路上的车声都能听见,会不会影响看电影的效果啊?” 坐在前面的高年级学生回道:“你们还不了解大饭厅的精髓。这里最妙的就是这种偏居一隅的感觉。” “等会儿电影一开始,你就会发现,外面的车声人声时不时地传进来,反倒把电影和现实之间的那层界限给捅破了,分不清哪个才是真的,反而让我们更能体会到电影的魅力。” 另一个高年级学生也压低声音说:“我昨天路过这里的时候,正好里面在放恐怖片,外面都能听到里面同学们的尖叫声,吓我一跳。” 灯光渐渐暗下来,银幕亮起。 李连杰出现在银幕上,台下立刻安静下来。但是好景不长,外面又传来几声汽车喇叭。 到了紧张的地方,整个大饭厅的人都屏住呼吸,这时后墙那边传来几个人的说话声,安静的大饭厅里格外清晰。 “今天食堂的红烧肉不错。” “是吗?我没吃到。” “明天早点去。” 台下的观众都憋不住笑了,有人开始“嘘嘘”示意安静。 裴瑜看着银幕,听着墙外的声音,突然觉得这种体验确实挺奇妙的。电影里的故事在进行,现实生活在墙外继续,她坐在这个破旧的大饭厅里,像是处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字幕滚动起来,灯光慢慢亮起。 大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外面又热闹了起来,传来阵阵口号声和掌声。 裴瑜站起身,座椅发出“吱呀”的声音。推开门口那扇红棉帘,外面的夜风带着食堂的香味迎面吹来。 “明天晚上放什么?” “好像是《霸王别姬》” “那咱们继续来?” “必须的!” 裴瑜和舍友们说说笑笑地往宿舍走去。 娱乐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程的学习。 课堂上,西方经济学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供求关系”四个字。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理论。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理论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服务的。它掩盖了价值规律的真正作用,掩盖了剥削的本质!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宣扬自由市场,实际上是在为垄断资本家的利益辩护。我们国家绝不能照搬这一套。当然,作为学术研究,我们还是要了解他们的观点,知己知彼嘛。” 裴瑜挺失望的,这门本该很受欢迎的西方经济学课,课程的名字叫“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 老师每讲一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都要先批判一顿,然后再讲下一个原理,听着有些别扭。 上“社会主义经济学”这门课时就更没劲了,满堂课都是“三个兼顾”“四大平衡”这类干巴巴的政策术语,听得人直打瞌睡。 社经老师在论证一个道理时,有一个很通用的公式:“必要性加可能性等于必然性”。什么问题都能往这个公式里套。 老师最爱这么举例:咱们社会主义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经济必须快速发展。现在生产力解放了,完全有条件快速发展。所以结论明摆着,社会主义经济肯定能高速发展。 这种翻来覆去、千篇一律的三段论,被反复地运用在不同的论题上,听多了让裴瑜味同嚼蜡。 裴瑜听室友们说,教党史的老师最不好当。 因为许多名人还没得到重新评价,但学术圈里已经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观点在争论。 老师不能随便改动教材内容,上课时经常说得牵强附会,前言不搭后语,被同学们问得下不来台。 最后没办法,老师也只能无奈地跟大家说,教材就是这么写的,他也不一定同意教材的说法,但只能按这个讲。 当然北大的老师们也没闲着,都在尽力给学生带来新东西。 比如经管系的系主任厉以宁、还有萧灼基这些教授,因为经常跟外界学术圈交流,还参与实际经济政策讨论,总能带回一些前沿观点和新鲜资讯。 裴瑜的室友们听说厉以宁教授讲的东西实在,值得一听,就硬拉着她一起去听厉教授的讲座。 (本章完)喜欢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占尽名山,吃尽美男! 四合院:开局概念技能开辟空间 海贼世界的自由人 综影:成欢乐五美房东,锁锁怀孕 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猎鬼师:魏总阳气太旺盛了 想吃绝户?滚!七岁恶女打猎养家 快穿,妙妙的反派炮灰拯救计划 穿越,获得杀戮尖塔系统 同为穿越者,你为何是个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