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5章 来自地狱的轰鸣
乌尔班,匈牙利人,15世纪中叶最顶尖的铸炮匠之一,一生致力于造出世界上最雄伟的巨炮。
原时空中,乌尔班从匈牙利辗转来到君士坦丁堡,要求为君士坦丁十一世铸造巨炮,实现自身理想和抱负。
君士坦丁十一世对乌尔班的提议非常感兴趣,但是空荡荡的国库并不足以支撑起耗资庞大的巨炮工程,只能遗憾地拒绝。
尽管如此,君士坦丁十一世还是为乌尔班提供了一份微薄的酬劳,希望他能够留下来。
乌尔班同意了,利用手头有限的资源为帝国铸造了几门小型火炮。
后来,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财政情况更加困难,连微薄的酬劳也发不出。
两个月没有领到薪水的乌尔班没有大吵大闹,默默将最后一门火炮铸造完成,随后不发一言,收拾好行囊,直接前往埃迪尔内,投奔穆罕穆德二世。
在这里,他受到了穆罕默德二世的热情接待,赐给他锦衣玉食,为他准备铸造巨炮所需的全部材料。
奥斯曼帝国地大物博,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从黑海获取炮弹,从贝尔格莱德弄来硝石,从凡城获取硫黄,从卡斯塔莫努弄来青铜,从海外贸易中获取锡和其他金属。
这些原料通过奥斯曼帝国由无数大车和骆驼组成的陆路交通网络分配和运输,能够很快地将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进行统一调配,充分显示出奥斯曼体制的优越性。
在奥斯曼的宫廷中,乌尔班像一个疯子一般制定了铸造巨炮的疯狂计划,又以一个资深工程师的严谨确保计划一步步推进,最终获取了成功。
乌尔班为穆罕默德二世铸造的第一门巨炮被安置在了割喉堡上,仅仅一炮,就使得一艘强行闯入的热那亚桨帆船葬身大海。
在此之前,以撒曾经派人寻找过这名工程师,但是一直未曾找到。
史书上对于乌尔班抵达君士坦丁堡之前的生平毫无记载,仅仅凭借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名字,要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的确非常困难。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神秘的匈牙利人还是像原时空中一样,来到了君士坦丁堡,向皇帝兜售他的技术。
“陛下,这就是乌尔班顾问所需的一切物资。”
大皇宫内的园中,侍从将一张纸递给以撒,纸上用拙劣的希腊文写满了各种鬼画符。
“铜,锡,铅,硝石,硬木……”
以撒眯起眼睛,仔细辨认乌尔班的字迹。
“去找斯弗朗其斯,同时写信给比林奇的伊苏尔特宰相和塞浦路斯的马蒂尔议长,要求他们配合采买原材料。”
接见乌尔班之后,以撒当即用高薪厚禄留下了他,并且赏赐了君士坦丁堡和比林奇的豪宅各一套。
乌尔班巨炮虽然火力强劲,破坏力巨大,但非常笨重,在攻城战中或许有奇效,但在守城战中就显得非常鸡肋。
因此,以撒要求乌尔班放弃巨型大炮的计划,将火炮轻量化,便捷化,使其易于运输。
这个年头的火炮五八门,并非所有火炮都像根特巨炮或是乌尔班巨炮一般威力巨大而笨重不堪,轻型火炮也有不少。
这种火炮可以拆分成几截,分别装载运输,抵达预定位置之后再行组装,从而节约时间。
苏丹穆拉德二世就非常喜欢这种可以随军携带的长管轻型火炮,还专门为拼装火炮制作了特殊的牛车。
某种层面上来讲,这种组装火炮比莽撞的巨炮更加要求铸炮匠精细的技术,至少以撒的老熟人马丁内斯就无法制造出来。
至于乌尔班心心念念的巨炮,只能等到以后再说。
“等等。”
想了想,以撒叫住正准备离开的侍从。
“安排几个人,将乌尔班的居所保护起来,阻止他离开君士坦丁堡。”
以撒心里明白,自己将乌尔班收入麾下的行为其实根本无法阻止奥斯曼火炮技术的提升,甚至连阻碍作用也不大。
欧洲的制炮技术在上世纪末期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懂得制造火炮的工程师已经不在少数。
巴尔干半岛上混乱的局势和连绵不绝的战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铸炮匠们,他们蜂拥而来,试图在各个国君的宫廷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其中,财大气粗,重视火器的奥斯曼苏丹就是火炮匠人们最青睐的金主。
至于乌尔班,只不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奥斯曼军队从军事战术到军事科技,都将领跑全世界,而且差距会越拉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自己也没办法改变。
现在,忐忑中的以撒倒是有些希望穆罕默德二世能够尽快攻打君士坦丁堡,而非继续巩固国内的局势。
穆罕默德二世刚刚登基就以雷霆手段扫清了一切不安定因素,只要不像第一次登基一般乱来,地位只会越来越稳固。
穆罕默德二世的确在执政手段上有所欠缺,但是他的名臣良将可不是吃素的。
哈利勒帕夏,扎甘帕夏,马哈茂德帕夏,都是治世之能臣,领兵之良将,指望着他们自己垮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放下手头之事,以撒将视线转移,望着远处的草地。
温暖的余晖之下,莱昂诺尔抱着小查士丁尼,正向自己示意。
暖洋洋的光辉将母子两人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色,显得分外温馨。
以撒一笑,从大皇宫圆顶投下的阴影中走出,迎上君士坦丁堡的夕阳。
……
安纳托利亚高原,安卡拉城。
奥斯曼帝国借着东罗马内战的大好时机登陆欧洲之后,已经将战略重心转移到更为富庶的爱琴海沿岸,暂时没有在较为荒芜的安纳托利亚高原投入更多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奥斯曼帝国对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管理比较粗糙,行政管理集中于几个大城市之中,通过这些行政支点来辐射周边。
安卡拉城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
安卡拉城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相比于爱琴海沿岸的马尼萨,伊兹密尔等城市,这里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人口也没有沿海港口丰富。
这里位于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大动脉之上,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小战争无数。
五十年前,来自东方的汗王,成吉思汗的旁系子孙,著名的“跛子”帖木儿率军抵达这里,威逼奥斯曼核心地区。
正在围攻君士坦丁堡的巴耶济德一世仓皇撤军,与帖木儿战于安卡拉,大败,本人当场被俘,开启了奥斯曼大空位时期。
可以说,这场战争给东罗马帝国续上了五十年的寿命。
五十年时光过去,沧海化桑田,奥斯曼帝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变得更加强大,而东罗马却继续衰弱,没能走上复兴的道路。
奥斯曼仍旧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奥斯曼,东罗马仍旧是那个命悬一线的东罗马,与之不同的是,帖木儿已经病故多年,再也没有一个强权可以威胁奥斯曼的东部边境。
1451年8月,得到以撒支持的卡拉曼贝伊易卜拉欣二世集结军队,逼近安卡拉地区,大肆劫掠,袭扰乡间,将奥斯曼留守的两支耶尼切里军团打到灭编。
8月12日,得到消息的穆罕默德二世率军跨过海峡,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之上,与卡拉曼的军队展开决战。
是役,穆罕默德二世为自己的亲军和耶尼切里禁卫军装备了最新式的火枪和轻型火炮,将卡拉曼传统的突厥轻骑兵打得大败。
阿金基轻骑兵巡逻游掠,阿扎布征召兵消耗敌军锐气,耶尼切里禁卫军火器袭击,最精锐的卡皮库鲁骑士和德里骑士冲垮敌阵,一锤定音。
经过前几任苏丹的发展,奥斯曼的军事战术已经相当成熟,遥遥领先于欧亚各国。
卡拉曼军队虽然也获得了来自昔兰尼加的火器援助,但是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战术,反倒造成了骑兵和步兵之间的脱节,没能扭转局势。
穆罕默德二世首战告捷,高举着金红色的大旗走进安卡拉城,卡拉曼贝伊求和的使者跪在脚边。
“蒂玛制度下的征召骑兵战斗力很一般,军纪差,见钱眼开,不听指挥……”
安卡拉的总督府中,穆罕默德二世苦思冥想,在纸上写着。
打了胜仗的穆罕默德二世却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而是静下心来,反思得失。
“德里骑士很有创意,对付骑兵有奇效,可以推广。”
穆罕默德写着,脑海中想起战场上的画面。
一群身着动物毛皮编制的大衣,头戴狰狞面具,背生一对黑翼的骑士们手持重型武器和骑兵大盾,大声吼叫,朝卡拉曼的轻骑兵冲去。
卡拉曼骑兵看见奇形怪状的敌人,以为魔鬼下凡,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这些背生黑翼的骑兵们就是德里骑士,由穆拉德二世时期的鲁米利亚总督卡拉·帖木儿帕夏最初创立,专门打扮得恐怖非凡,以此来吓退敌军和战马。
“耶尼切里禁卫军鼓噪作乱,骄纵蛮横……”
穆罕默德二世用笔在纸上狠狠刻着,眼神凶狠。
就在今天,穆罕默德二世打完被耶尼切里的几个军团围了起来,要求发赏金。
穆罕默德二世还记得那几个领头羊们肆无忌惮的样子。
“这是苏丹陛下的第一场胜仗,理应为我们发赏。”